韩城导游词

时间:2024-02-24 23:59:24
韩城导游词

韩城导游词

作为一名导游,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韩城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韩城导游词1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这座城内居住着某一个人,其实不然,而是因为城内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翻开历史的书卷,三千年建城史有迹可查。在浩瀚的长河中,朝代更迭,历史波澜起伏。隋开皇年间,一个响亮的名字终于问世———韩城!

中国西北、关中东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的屹立在渭北平原上。“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造就了它的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凭借良好的水土气候,得名“中国大红袍花椒”之乡。更是凭借盆地似的地形,高产煤炭,得名“渭北黑腰带”,因此,形成了以龙门工业园区为主的经济龙头。

探索古老文化,领略风土人情。韩城自古风水宝地,人杰地灵,文物荟萃,物华天宝。经过时代的回缩沉淀,韩城形成了“一城文化,满城历史,一座城市,满城景区”的格局。追溯上古,夏商雍州,大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顺民意,利民心。黄河咽喉,鬼斧神工般惊现韩城。人类最早之工程,开启一代之先河。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千年遗址,十余处散布城乡内外。回望西周年间,韩城受封梁伯国和韩侯国都城,至此,忠实地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演变。

在韩城,司马迁祠建筑宏伟,颇有虎踞高山之势,当属众景之冠。史圣之千古,司马之遗风。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从皇帝至汉武帝后期,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字字珠玑,中华上下三千年史迹尽收笔下。在司马迁祠不远处,三义墓见证着两千多年前赵氏孤儿程婴的忠肝义胆,和司马迁一样永垂不朽。

在上个世纪,韩城与丽江、平遥古城齐名,如今,这座养在深闺中的古城正在揭开面纱。五街七十二巷分布着风格迥异的古建筑770余栋,其中最核心的当数全国县市之最的博物馆。文庙,东营庙,城隍庙。三庙贯通,南北一线。功能迥异,建筑久远。上至唐宋,下至明清。尊儒尚学,蔚然成风,由来久已。辈辈出人才,终获得“科举之乡”,“解状盛区”、“士风醇茂”之美誉。

对于想要探秘的朋友来说,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梁代村绝对不能错过,沉睡三千年的两周芮国地下王陵的横空出世,赛过殷墟,继于兵马。规模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真实的展现了古芮国的鼎盛繁荣。如此的神秘,不只是墓葬群,在千百年来民族大融合中,历史给我们送来了大批元代建筑,尤以普照寺和大禹庙为最,无愧于陕西文物大省之榜首。借以良好的地理环境、辛勤经商的百姓以及文史之乡的人才辈出,人类居住的活化石党家村更是称绝,它的古朴典雅把我们带到670年前的明清昌盛,让我们一览民居瑰宝的风采,体验一次韩城黄河岸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锣鼓之乡的魅力。

韩城,拥有的不仅仅是浓厚的人文风情,西部原始生态森林给这座古城披上了天然的绿色屏障。薛峰水库,猴山盛景,香山红叶,大岭风光,象山奇石,玉山神韵,各有特色,美不胜收。珍禽百种,国内罕见,真乃“韩城后花园”。

在十二五之际,我们将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大手笔、高姿态的为40万韩城人民谋利。高举“五型城市”建设旗帜,借省内计划单列市、陕文投振兴韩城旅游文化产业、黄河金三角、关中—天水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陕西东大门建设等机遇,把工业与旅游业摆在同等重要地位,向陕西五强、全国百强经济县市进军叫板,相信在市委市政府和韩城旅游局的带领下,不久的将来,韩城会在国内鹤立鸡群,成为全球喜爱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韩城导游词2

行走在韩城,庙宇楼阁,行宫故居,历史古迹迹众多,苍松古柏也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耐人寻味,而我总以为它的厚重,源于司马迁。但凡来韩城的人,是绝不会错过游司马祠的。

从韩城芝川镇向东,沿着一条宽阔明亮的柏油大道向前走,越过两边民居,眼界豁然一亮,放眼南望,一座高山巍峨耸立,上面翠柏茂松、郁郁葱葱,若隐若伏的祠宇躺在翠柏的环抱之中。

走过芝秀古桥,一座高大的砖木牌坊映现眼前,遒劲有力的“汉太史司马祠”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踩着青石铺砌的进山之路,踏上十几个台阶,便是正门,门匾一行隶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进入大门,青石铺砌的小径,迤逦蛇行,直通山顶。道旁青松挺拔,耸入苍穹,松间的山雀清脆的鸣叫给山上带来一片静谧。

登上小坡,眼前顿然开阔,一座宏大的祠堂横亘眼前,走近细瞧,上有“汉草书司马迁格言警句展室”的门匾,房檐周围红漆驳落,参差不齐,显示出风雨沧桑,进入宽敞的展厅内,一座座散发着笔墨清香的石碑赫然入目。环视碑石,兀然林立,但见书体或雄浑奔放,气吞万里,或风行雨散,润色生花,或大鹏抟风,长鲸喷浪;或悬崖坠石,惊电遗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行迹,留下了那一份对史圣的留恋和敬仰。回想细构“网罗天下放佚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太史公,哪里会想到身后的荣耀和高贵。苍苍莽莽的梁山啊!滔滔不息的黄河啊!孕育了这样一位惊世奇才!

走过“高山仰止”的砖木牌坊,极目仰望,巍峨庄严的司马祠卓然屹立于韩奕坡上,松柏环抱,一片苍翠,踩上凹凸不平的石道,沿着千百年来仰慕者攀登的足迹,经“朝神道”踏上攀登祠墓的石级,石级共九十九级,犹如一条长龙,蜿蜒伸入山顶。拾级而上;但觉山势峭拔,眼界开阔,回望身后,但见黄河远去,川源如画。这超越了人世万物,独居一山的巍峨祠堂啊!伫立在时间的年轮里,默默地向人们倾诉着什么?

饱经风雨剥蚀的“河山之阳”巍然耸立,过此,再上九个台阶,便是被韩城人民誉为“太史高坟”的司马祠。走进祠堂,但见“祠宇堂堂,坊榜将将”,院中古柏参天,花木竞秀,松间鸟鸣啾啾,一片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迁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显示出不凡的抱负和胸怀,殿中碑石林立,多是后人对他的缅怀和评价,其中尤以郭沫若的诗评最最佳。诗云:“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铖,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司马迁一生的功绩,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 ……此处隐藏2712个字……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印象较深的人名字是刘邦、项羽、张良、樊哙、范增、项庄们。到了成年,读了他的《报任少卿书》,想象到了什么叫人生的血和泪。直到最近随着人流走进陕西韩城的司马迁祠,听了导游小姐的讲解,一个“不完整”的司马迁却让人十分沉重起来。

据导游小姐讲,祠内的衣冠冢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圆形的墓顶是蒙古人的习俗,司马迁真正葬于何处尚不清楚。墓祠附近有个徐村(即徐字拆开为司马迁“余下的两家人”),徐村住的“同”(“司”字左边加一竖)、“冯”(“马”字左边加两点)二姓,相传为司马迁的后人。从上世纪的1963年上溯到司马迁去世,同、冯两姓不通婚。他们用这种严格的习俗提醒后人,他们都是司马迁的子孙,他们是一家人。

回来查查有关几种资料,对司马迁的出生日期,一说为公元前145年,一说为约公元前145年或公元前135年;对于卒年,一说为“公元前87年?”,有的干脆用“?”。同为史学家,比司马迁出生略晚的班固,有确切的生卒日期;同为文学家,司马相如比司马迁出生略早,也有确切的生卒日期。由此可知,司马迁是在无声无息中悄悄离开人世的。死后仍然蒙羞,没有哪个人愿意再提起他,甚至连他的后人也不敢再公开以“司马”为姓。司马迁38岁继父职为太史令,47岁时因李陵事下狱,受宫刑。47岁这个年龄,在西汉时期应该是子孙满堂了──没有资料记载司马迁是绝后的。可见,对司马迁的宫刑不仅连累到了当时与他有关的人员,而且殃及到了他的后人。

按照不很准确地推算,忽必烈定国号为元,距司马迁去世已有1300多年了。其间,两晋、南北朝,国家四分五裂,战争连绵不断,隋朝短命,不提也罢;后边常为人称道的盛唐、大宋也似乎把司马迁给遗忘了,这修墓的善举却让少数民族统治者来做了。汉武帝不仅要消灭司马迁的肉体,而且还要消灭他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目的是达到了,这1300多年就是明证。受过宫刑的人,仿佛得了什么可怕的传染病似的,谁都不愿与之为伍,更不要说修祠建墓。仅此而言,蒙古人比汉人统治者倒显得还更强健些。

汉武帝出生、驾崩的日期,记载自然详尽有加。陕西兴平,他的坟墓象一座小山,尸骨想来也安然无恙。这与司马迁的生前“身残处秽”(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语)、死而不知葬身之地相比,是何等风光。然而,中国皇帝有的是,司马迁却只有一个。有的人坟墓挺大,可不久便被人遗忘(或许还被能盗墓贼所惦记);有的人死后没有坟墓,许多年后,人们却为他修建了坟墓。有的坟墓仅供游览,有的坟墓却作瞻仰。这恐怕是汉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吧。

站在汉武帝陵前,放眼望去,眼前就是一座土山,往昔印象中的那点“雄才大略”,早已荡然无存。低首徘徊在那圆顶的司马迁衣冠冢前,《史记》仿佛一页一页向我们翻开,已翻了20xx多年;20xx年以后,还将继续翻下去。他没有完整甚至断断续续的履历,这不影响他的伟大。他没有留下尸骨,人们用《史记》为他塑了金身。他的后人隐姓埋名,中华儿女谁不因他而骄傲?

韩城导游词6

司马迁墓又称“司马迁祠”,亦名“太史公祠”。我们用《记者证》免去了每人35元的门票,轻轻松松进了大门。

我发现,在陕西各地,《记者证》很管用。各个名胜古迹对作家、记者大多秉持尊重的态度,免费放行。就连参观每人门票贵达90元的秦兵马俑纪念馆也不例外。这说明了胸襟博大的陕西人对文化、对文化人的一种尊重,也足见司马遗风悠久绵长。在铜臭味十足的南方城市,什么地方都要钱,哪个部门都收费。凭《记者证》参观名胜古迹,要想免费几乎是天方夜谭(有背景的例外)。也就是说,文化和文化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反而贬值了。

司马迁墓建在高高的山岗之上。进得祠门,一眼就望见一段陡直的司马古道。这段古道原名“韩奕坡”,后因“司马迁祠”建在古道的北侧,故又称“司马坡”。据《司马古道碑》记载:这段古道最早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为晋(魏)国的河西要道。秦王朝建立以后,为韩城及其周边地区通往长安京都的必经之路。现存的石条为北宋时铺设的,原长一千五百米,现仅存三百余米。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袭及人走车碾,昔日平整的石条已凹凸不平。石条上清晰而众多的车辙是这里曾经繁华的历史见证,又仿佛昭示着司马迁一生的坎坷与悲壮。

沿着司马古道拾级而上,司马迁墓就在高高的我们的头顶之上。我顿时悟出修祠人和造墓者的良苦用心——司马迁的不屈灵魂理当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之上,栖息在芸芸众生的头顶之上,供万世敬仰,让后人仰望!

司马迁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韩城知县吕兆立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墓的穹顶则有第一位修祠者殷济在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手植的一株古柏,距20年已有1698年的历史了。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世纪老人,默默无言却心知肚明地俯视凡间人世的一切。在司马迁墓的四周还长有几十株小柏树,树龄不长,显然是后人添加种植的。相传司马迁遭难后,家人为了避祸,分两支逃难并改姓:一支在“司”前加一竖改姓“同”;一支在“马”前加两点水,改姓“冯”。就在我们拜谒司马迁墓的当下,在司马迁墓地的山脚,有一个徐村,村民多姓冯,自称都是司马迁的后裔。

韩城导游词7

韩城位于祁吕贺山字形构造的前弧东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以东北~西南向的山前大断裂(即韩城大断层)为界,东南面属渭汾地堑,西北面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陕北盆缘褶皱区。构造复杂,矿产丰富,存在着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条件。

韩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深山多为梁状山岭,一般海拔900米以上,韩(城)黄(龙)分界处的大岭海拔1788米,为本市全境最高点。中部浅山区多为黄土丘陵,海拔600~900米。东部黄土台原,一般海拔400~600米,澽水下游川道和黄河滩地,多在海拔400米以下。市南的芝川口海拔357米为全市陆面最低处。境内山原川滩等地貌类型兼有,其中深山和浅山丘陵占总面积的69%。

韩城处于暖温带半干旱区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较多。年平均气温13.5℃,≥10℃积温为4626℃。平均年降水量559.7毫米,无霜期208天,日照2436小时,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雨量不均,多集中于7、8、9月份。春夏季易发生干旱,夏季阵雨多、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韩城民间艺术,远在宋、元时期已初具规模。明清时期,韩城秧歌从“地摊子”走上舞台;南原上的百面锣鼓和抬芯,声势浩大,粗犷壮美;北原上的耍神楼和背芯,奇巧飘洒,别具一格;人们在节日和婚嫁中,用花馍、布玩、刺绣等,传递着相互间的美好感情和祝愿。民国年间,山西蒲剧和陕西秦腔逐步占据了韩城舞台。韩城解放,韩城的文化艺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民间的艺术遗产不断得到挖掘、整理,社火不只芯子、高跷、锣鼓活跃在节日的城乡,1985年春节,尘封多年的“神楼”重新和群众见面了。民间手工艺品,通过多次举办展览,得到进一步发展。民间文学创作日益繁荣,同时又崛起煤炭文学创作。群众性的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各乡镇文化站由单纯的吹拉弹唱,逐步发展为以宣传科学技术为中心,全面开展各项活动的“文化大院”,既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又促进了科学技术发展。

《韩城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