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春节的作文1300字4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的作文1300字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的作文1300字 篇1
又是一年寒假时,临近年末,踏着故乡的小路,一步一步朝着出发的地方走去。拐过几个熟悉的路口,停下脚步,门口的“报年红”又红了一番,在风中招展,向我挥手点头。花枝下,狗儿慵懒地躺着,晒着太阳,偶闻远处有动静便朝着天空吠几声,惹得枝头上的鸟儿叽叽喳喳,似乎在抱怨这狗儿打破了属于它们天空的宁静。不一会儿,便又在树枝间跳来蹦去,扑打着斜射下来的阳光,去了又回……
闭上双眼,只身在外的孤寂与辛酸全部化为云烟,散在风中,落入土里;睁开双眼,双鬓斑白的父母早已湿了眼眶,立在门口,家——我又回来了!
今年的家并没有在母亲的清洗下变得焕然一新,新挂的照片掩饰不了发黄的墙壁,家具也暴露年龄,靠在墙边,与墙一起构成一幅老画,几许沧桑,躺在阳光下,静静地……
晚上,饱吃一餐之后,快速洗完澡便躺在母亲铺好的床上,暖暖的晚饭,暖暖的床,暖暖的父亲母亲的双手,暖暖的泪水也跟着流淌,在暖暖的笑容里。
一天,两天,三天……很快就到了除夕,二十九下午,吃过晚饭,大家开始忙碌起来,趁着有阳光,我给狗儿洗了个香喷喷的“过年澡”,它高兴得上串下跳,在阳光底下,抖落棕褐色毛发上的水珠,间接给我也洗了个“喷洒浴”,直到我脸上、身上都湿了个遍它才罢休。可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福同享”吧,毕竟,我是它最亲近的伙伴,或者可以说是亲人。待我梳洗毕出来,狗儿早已躺在阳光底下,呼噜呼噜地睡着。午后的阳光显得更加温暖,照在池塘,一闪一闪,闪进了千家万户,闪进了每个人的心中……
到了贴春联的时间,像往年一样,由我和父亲联手完成。我负责区分上下联,父亲负责贴,随着一张张旧春联被撕下,灰尘也随着落地,就好像在告别过去的一年,好的、坏的,愉快的、悲伤的都已经尘埃落定。一张张新春联高高挂在墙上,红底金字,合着阳光,闪得发亮。再见!旧年。新年,你好!
厨房里,母亲忙得手忙脚乱,炒的蒸的烤的炸的都有,姐姐在一旁听从指挥,“盐—水—酱油—”使姐姐充当着“小二”的角色,辅助“大厨”准备年夜饭。另外,弟弟当上了“信使”,踩着脚踏车到各亲戚家派送红包。只剩下空空的客厅里电视机独自播着《春晚》的准备进程,喜庆的音乐声传到了屋里的每个角落,慢慢荡开,在天地间回响。鞭炮声一响,一年最喜悦的时候到了,《春节》——团圆的节日。
傍晚,忙碌过后一家人围着坐了下来,很明显,今年的饭菜比近几年显得清淡了些,不过该有的也还是有,只是少了几样“奢侈“的菜式。其实我们都清楚,这几年父亲母亲为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上学越来越艰辛,本来逐渐宽裕的家庭这几年倒显没声色。看着父亲脸上的皱纹和母亲粗糙的双手,我们也感到心疼,为之难过。父亲似乎有些歉疚感,想说什么,又停住了,最后挤出一句“够吗?”,姐姐说今年想减肥,不大爱吃肉。弟弟立马夹了茄子,哈哈笑着说:“我最爱吃茄子!”而我,像往常一样,带着不屑的表情,说:“我只喜欢吃零食。”各有各的说辞,却来自于同一出发点,不想让父亲心里难受。是呀!比起许多贫穷的家庭,我们算很幸福很幸运的了,吃得饱,穿得暖,有钱上学,这就够了!一餐下来,我们吃得比往年更有饱足感,不挑三拣四,不浪费,津津有味地享受这顿“盛宴”。其实,不在形式,久别的“有家的味道”的菜已足够我们回味好久好久。
这一天晚上,我们拍了家里第一张全家福,六张笑脸,六个笑容,六颗跳动的心,紧紧相连,在今年春节的家!
我想那天晚上敏感有如小草般的母亲有偷偷哭过,而一直像大山一样的父亲或许也有红了双眶。小时候,我们说过:“长大以后,我们会懂事,会变成像父母一样的大山,让他们依靠。”现在,我长大了!
我就是那门口枝头上的鸟儿,沉醉在宁静的天地间,去了又回,始终离不开有阳光味道的家。喜欢家门口的屡屡风,喜欢树叶敲击的沙沙声,还有阳光里,树枝下拥抱着的我们和那只老狗的影子,即使看不见表情,我依旧能感受到那心跳的声音和心间的阵阵喜悦。
父母如山,家是伟岸。我的小船注定要漂向海洋,离开家乡;父母如山,家是伟岸。我的小船终有一天得靠岸,回到家乡;父母如山,家是伟岸。我的小船迎着山,拍着浪,向着岸……
春节的作文1300字 篇2
自从跟爸爸回老家过了两次春节,我渐渐对春节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开始慢慢理解了平日里忙碌的爸爸,为什么每逢春节都要挤出时间奔波两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来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乐也在老家——那儿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断的情,是孩子们的天堂。
老家的春节,充满了闰土式的质朴、纯真和浓郁的乡土味。对孩子们来说春节放炮是快乐的,老家有位小我几个月的顽皮堂弟,他的快乐不仅是放炮还有玩火。春节前一天,爸爸带我们去集市去买爆竹,在琳琅满目的爆竹摊里挑选了三盒大礼花和三挂鞭炮。我们无精打采地跟在后面,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满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给我们每人二十元的小费,但要求只能买散炮而且不重样。我们终于任性了一把,心满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欢的散炮,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放炮了。
我们策划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机扶手上的一个小孔里,可以制成一把只会冒烟的,随着几声枪响,大伯的拖拉机扶手被炸得满是焦痕;一会儿我们把炮扔进大铁皮油箱里,弟弟娴熟地拔引线、点火,然后飞一般猫身卧倒,轰隆轰隆的爆竹声响彻云霄;水潭里、矿泉水瓶里、砖缝里、枯井里都记录了我们的斑斑劣迹。弟弟说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还觉得不过瘾提议说:我们去燎山吧(在山上烧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随便了。
于是我们就蹑手蹑脚地逃出大人的视线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动、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内心,爬到半山腰时,我们冲进了一块空旷的树林里,弟弟冲我做了一个鬼脸说:就在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许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左手熟练的拿起一个纸筒,右手拔了一把干草塞进纸筒里,然后点着后嘴对着一吹,火瞬间蔓延开来,我们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点一堆心惊一阵,点一堆肉跳一阵,真是刺激过瘾。
等我们或到家时,大人们一下子就看穿了我们的秘密行动,原来我们的脸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够的证据,特别是弟弟的头发上还有一撮焦发。燎山的快乐侵入了我的每一个细胞,大人们的叮嘱听着也是云里雾里地绕。而最能体现春节气息的莫过于家家户户隆重的春节祭祀活动了,这既是寻根、哀思也是家风家规。
年三十太阳快落山时,家家户户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参加这样的祭祀活动,长辈们在前面拿着纸币、香和蜡,我们小辈们在后面拿着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烧纸、点香、磕头行礼,迎接先人。此时,全村爆竹声此起彼伏,礼花满天。先人接来之后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厅正面靠墙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头、作揖和行礼。整个仪式大概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们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里守岁。据奶奶讲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过现在一般熬到两三点就睡了。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从除夕到初三每天凌晨四五点天色朦胧时,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热供桌上的祭品,然后再行礼供上新的。接下来的一连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去这四家祭拜两次,三天下来,爸爸说他的腿都已跪的酸痛不已了。据爸爸说,因去年他的两位叔叔去世了,我们都是带着孝的,一年内不能去村里其他人家串门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户人家都要一一去磕头祭拜的。
这种祭祀习俗一直到正月初三晚上七八点左右,每家每户都要举行送先人大礼,村里又开始沸腾起来了,早上晒炮,下午分纸、分香、分蜡。饭后向先人行礼后,家里的长辈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后面,去先人的坟上送纸币、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头行礼,春节的祭拜仪式才算结束。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还没有来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愿离去的身影,感受着爸爸在车里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乡愁与乡情。
爸爸说:路上奔波的人们就像是一枚枚风筝,不管他们飞的多高多远,引线永远在妈妈手里,这也许就是爸爸每年春节回家探亲的原因吧。
春节的作文1300字 篇3
我的老家在河北衡水,奶奶住在乡村,春节是“百节之首”,而农村比其他地方要更重视春节,所以过年时,我的老家特别热闹。照衡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大部分人家一进腊月便开始置办年货,在衡水,大家并不是在超市内购买年货,而是到镇上的集市里去挑选,我们把这称之为“赶集”。腊月的集市热闹而红火,顾客多,小贩也多,小贩们站在大街两旁,通常在地上铺一块布,或者是支起桌子,把商品放在上面,临近过年,人们卖的商品的种类也跟着繁多起来,有人卖五彩缤纷的花炮;有人卖必不可少的爆竹;有人卖又甜又粘的各种糖果;有人卖零七八碎儿的小食品;有人卖红红火火的大灯笼;还有人卖各形各色、富有诗意的对联。为了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大人们必须来赶集。所以,一过年,集市上就变得人山人海。人们的交谈声与商贩的叫卖声掺和在一起,喧闹而嘈杂。空气中弥漫着糖果、食物的诱人香味。顾客东瞧西看,都想要挑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小贩们则想尽办法推销自己的商品,想要在腊月这个“黄金时段”大赚一笔。一切都可以用“热闹”这个词来形容。
腊月初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泡腊八蒜。老人们找出一个罐子,把醋倒进里面,再把蒜头包皮,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准备做过年吃饺子时的佐料。等到年底,再将蒜捞出瞧瞧,你就会发现它已经 “脱胎换骨”了,它被泡成了青色,色如翡翠,让人胃口大开,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随着春节日渐临近,“年味”变得越来越浓。腊月二十三要过小年。在这一天,我们衡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俗——送灶。送灶就是指把贴了一年的灶王神像揭下来烧掉,然后再老人们会“请”一张新的灶王神像准备在除夕那天“接灶王”时贴上。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吃很粘牙的糖,传说是为了粘住灶王神的嘴,让他在玉皇大帝那里不乱说话,保佑全家整年都过得风调雨顺,无灾无难。
过了二十三就变得非常忙碌,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要“扫房子”,所谓 “扫房子”,就是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己家的里里外外都仔仔细细地清理一遍,要在清理灰尘的同时把家里积攒的晦气一起清除掉。除了这些,还得把自己家的家具移移位置,代表新年“万象更新”。衡水,被称为“美丽的年画传说”,贴年画是衡水过年中一项很重要的民俗,各个人家都会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将提前购买好的年画贴在墙上,把整个家点缀的喜气洋洋,让家里的气氛变得欢喜。到了大年三十,家中的男人就得去“请神”。“请神”就是到自家的祖坟上,在正对着祖坟的地方放声音很大的“冲天炮”,通过这个举动来邀请“神”——已逝的父辈或祖辈回到家中一起过年。
除夕这一夜是最热闹的。走在街上,就听到了每家每户屋子里的欢笑声,就闻到了每家每户飘出的诱人酒肉香。来到家中,墙壁上贴好了五彩缤纷的年画,大门前贴上了鲜红的对联,大家穿起新衣,围坐在屋内,听着门外噼里啪啦热闹的鞭炮声,吃着大家精心准备,美味可口的团圆饭,聊着一年中自己经历的不同的趣事,一副喜气洋洋的画面就这样浮现。小孩子们最喜欢除夕,在这一夜,他们可以通宵尽情的玩耍,放鞭炮、看烟花、吃零食、聊趣闻……随心所欲。这一夜就这样就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大年初一要拜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在五点左右起床,打理好自己。然后煮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配上色味双美,青如翡翠的腊八蒜,美美的吃完一顿后就要到街坊邻居和亲戚家拜年。这可是孩子们的“丰收日”。小孩们跟着父母去朋友拜年,进门后说两句祝福的话,家里的主人就会亲切而慷慨的给他们包个红包;等到了亲戚家,就会受到贵宾级的款待,他们又是倒水,又是给糖,时不时还抓一把花生塞到你的手里,非常的热情。半天下来,等孩子们再回到自己家,想必兜里一定是装满了各种零食和许多红包,脸上笑开了花!
在老家,过了正月初三,春节的“味道”就渐渐淡了下来,人们休息一段时间就要恢复正常生活了。春节就这样在一眨眼间结束了。
春节的作文1300字 篇4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